1970年12月出生,党员,1998年以熟练工进入312检验车间,2001年11月调入542检验车间,2007年10月调入宣纸文化园体验车间,2008年代表公司带队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拍摄,将宣纸的手工技艺亮相全球,同年11月,被授予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2009年代表公司参加中央三台的魅力宣城欢乐中国行向世界展示了宣纸的剪纸技艺,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徽活动周代表公司展示了宣纸的捞嗮剪的最关键的3大技艺中剪纸技艺,此后代表公司参加了很多大型的文房四宝展览活动都是现在表演剪纸技艺。
1971年10月出生,1987年6月进入泾县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晒纸工作。1990年8月被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评为晒纸能手,三十年来他先后“传帮带”宣纸制作技艺学徒10余名,多次主导宣纸制作大小技术创新研发工作,并积极参加公司开发宣纸新品种等工作,包括“乾隆贡宣”、“千禧宣”等多种规格或系列的产品。他在晒纸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拼搏,用青春、热情和忠诚表达了他自己对宣纸的热爱。2008年11月,被授予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5月被公司评为晒纸技师,次年又晋升为晒纸高级技师。2016年被授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江淮工匠标兵,2017年被评定为安徽省劳动模范。
1967年出生,1987年6月进入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捞纸工作,2008年11月,被授予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央视“欢乐中国行 魅力宣城”等舞台上表演捞纸技艺。向全世界展示了宣纸捞纸技艺的独特魅力,为传统宣纸文化的传播和发扬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在生产的第一线,以做好每一张纸为目标,努力推动宣纸技艺的传承和提升。
1967年出生,1984年12月进入安徽省泾县宣纸厂(现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捞纸工作至今。1984年在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学习捞纸,经过两年的努力学习,就成为了公司的捞纸技术能手,2008年11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宣纸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4被认定为捞纸技师。三十多年来他先后“传帮带”宣纸制作技艺学徒8名,参加公司宣纸制作工艺大小技术革新项目20多项,改进宣纸生产工器具10余件,参与“古艺宣”、“辛亥革命纪念宣”、“上海世博会纪念宣”等20多种宣纸新品种开发工作。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央视“欢乐中国行 魅力宣城”等舞台上表演捞纸技艺。向全世界展示了宣纸捞纸技艺的独特魅力,为传统宣纸文化的传播和发扬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967年元月生于泾县,1986年进入泾县宣纸厂从事捞纸工作,周东红自参加工作至今,先后进行大小技术革新项目30余项,改进宣纸生产工器具20余件,创新捞纸技术10余项。参与开发新品种宣纸包括“乾隆贡宣”、“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宣”等20多种。他先后获得“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质量奖提名奖”、“全国最美职工”、“第十四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第一万名中国好人”、“心动安徽•最美人物”、“感动宣城人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毛胜利,男,1969年5月出生,1987年6月进入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晒纸车间从事晒纸工作。三十年来,他先后亲自“传帮带”宣纸制作技艺学徒8余名,主导参加公司生产线大小技术革新项目7项,大幅提升了晒纸劳动效率。他还积极参与公司宣纸新品种的创新和开发工作,包括“三丈三特大纪念宣纸”、“千禧宣”等十余种规格或系列的产品。其出色的工作成绩和过硬的政治素质,赢得了公司上下全体领导和职工的一致赞许,曾被评为“泾县好人”、“宣城好人”、“安徽好人”、“中国好人”、泾县第十届政协委员、“宣城杰出工匠”、第四批“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多项荣誉。
张晓霞,1971年出生,1997年进入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剪纸工作。2000年荣获“三好”职工称号,2005年荣获“先进女职工”称号,2014年荣获“县级非遗传承人”称号,2007年荣获“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荣获“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2年荣获“三八红旗手”称号,2015年荣获“巾帼建功”比赛第三名。30年来,至今她仍保持着一个信念——不看错一张纸。正因为对自己严格要求,她的剪纸技艺始终走在宣纸生产的最前面。她的敬业精神获得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认可。